科研平台

实验室_副本.jpg

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是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的处级科研机构,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于2001年建立,于2005年被认定为广西首批省级重点实验室,是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部授予的“国际合作”示范基地,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授予的“广西科技金源单位”,同时是“广西作物学科人才小高地”的建设载体单位。

实验室现有在职职工33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研究员/正高级农艺师8人,副研究员/高级农艺师10人,博士15人。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八桂青年学者”2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人,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人,百香果育种与栽培岗位功能专家1人,荔枝龙眼产业副首席专家1人,院青年拔尖人才4人,设有7个研究室,从特色水果(百香果、葡萄、荔枝龙眼)性状遗传改良、水稻优质抗病分子设计育种、中草药资源创新利用三个科研方向展开研究。实验室面积达25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396台,总价值2469万元。

2016-2024年间,承担和完成科研项目13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52项,立项经费共计4024.5万元。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品种审定5个;发表论文268篇,SCI 78篇;授权专利35项;制定与颁布实施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16项,团体标准3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2项。

(数据截止202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