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万物不负春光的美好时节,3月20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到广西农业科学院就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以“农业科技创新实践与体会”为题作报告。自治区党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智宇,广西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国富,自治区党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韦波,广西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健等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纳翔主持。
邓秀新从“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农业研究实践”和“团队建设永远在路上”三个方面进行报告。他表示,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唯一出路。他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科学研究的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农业产业和科技创新规律。对农业科研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投入比例偏低、跟风式研究、成果小而散,邓秀新进行了逐一阐释。他表示,农业科技创新一要坚持实践,多到产区去,多到一线去,出去调研才能发现问题;二要持之以恒,农业生产周期长,更需要用持之以恒的思想认识去做研究;三要合作,团队中和团队间的合作都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各种信息和资源。
结合多年的科研实践,邓秀新从科研团队的创新研究、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前沿、柑橘产业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柑橘地方品种育种与改良工作,重点讲解了柑橘二倍体无核育种的新思路,细胞工程育种解决柑橘籽多的问题,芽变选种获得无籽柑橘品种,以及分子标记加快了果树育种进程等方面的知识。他指出,育种技术上要有所创新,育种工作须围绕产区需求并结合不同地方特色品种的特点开展。
谈及团队建设,邓秀新强调,一个好团队首先要有较强的获取资源的带头人,要营造公平的氛围,做到信息公开,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分工明确,协调合作,调动起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纳翔表示,邓秀新院士带来了一场十分精彩的专题报告。他对农业科技创新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充分体现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闪耀着当代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光辉,给了与会者很大的触动和启发,激励我们不断攀登科技的高峰。纳翔要求,与会者要传承和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科技工作者的使命责任;潜心科研攻关,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本领,以更多的创新、更多的成果支撑广西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奉献智慧和力量。
邓秀新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果树学博士,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他率先建立起我国柑橘细胞工程育种体系,并开创了细胞工程用于生产实践的新途径。邓秀新院士长期以来十分关心、支持广西,心系广西农业产业发展,指导广西开展柑橘研究,助力广西柑橘产业稳居全国第一。特别是他在刚刚结束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前瞻性强、助力广西发展的人大建议,用心用情用力为广西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在全国进行呼吁。
此次报告会,由自治区科协和广西农业科学院联合举办,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现场邀请了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科协、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农技协的领导、嘉宾和科技人员、学生等近300人参加。
期间,邓秀新院士一行参观了院科技成果展示厅。
院办公室 薛臣艺供稿/关妮纳供图 刘开强审核
责任编辑:薛臣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