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荣荣:专注热区葡萄新品种选育,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 发布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
  • 2022-09-16 16:02:00
  • 浏览(18470)
  • 收藏
浏览字号:

广西农业科学院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系列报道之十六

郭荣荣:专注热区葡萄新品种选育,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郭荣荣本科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四那年,她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跨专业保研至本校果树学专业,师从葡萄育种学家王西平老师,从此与葡萄结下了不解之缘。2015年6月博士毕业后进入广西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师从白先进研究员,同时加入到葡萄种质创新利用与新品种选育团队开展研究工作。

在此之前,她一直以为广西不适宜种植葡萄。来到广西之后,她发现随着“葡萄一年两收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广西已经成为我国葡萄特殊优势产区,葡萄也是广西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最好的果树。但是,在和同事、专家们交流及去基地和示范园区调研的过程中,郭荣荣发现广西葡萄产业也面临诸多问题,例如:缺乏自主选育的品种、引进品种成花不好、易发生日灼、避雨栽培下白粉病危害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她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即开展热区葡萄新品种选育及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的葡萄成花机理和抗逆机理研究。

2015年以来,在广西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基金、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区自然科学基金等关于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葡萄二季果成花机理研究等相关项目的资助下,郭荣荣和团队成员针对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夏黑葡萄二季果成花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终明确了促进二季果成花的最佳摘心节位和最适宜的矮壮素浓度,揭示了矮壮素处理促进二季果成花的机理。此外,他们还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获得了作用在二季果成花关键基因FT和TFL1A启动子上的多个关键基因,目前正在开展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2018年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下,郭荣荣和团队成员开始围绕葡萄耐热和抗病基因挖掘及功能和调控机理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几年的研究,团队已获得多个耐热和抗病关键基因,并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开展了调控机理方面的研究。相关研究工作还在持续开展。

葡萄育种周期长,效率低,育成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十几二十多年的时间。目前国内主栽的葡萄品种大多引自日本、美国等国家,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种。进入广西农业科学院工作后,郭荣荣和团队成员在广西农业科学院团队项目和多项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下,以“易成花”“抗性强”“早熟”“无核”“有香味”“低需冷量”为育种目标,开展杂交育种组合60多个,培育杂交后代4000余株。

随着杂交后代不断结果,如何从中选出品质优良、抗性好的优系就成为团队的工作重点。因此,每到病害高发的季节,郭荣荣和团队成员就要到杂交圃中开展抗性调查,而到葡萄成熟的季节,他们又会到葡萄园中逐个品尝。

“育种是一项累并快乐的事,尤其是发现一个个口感好、抗性强的杂交后代时,感觉就好像自己的孩子学会了某项本领一样。”郭荣荣说道。

目前,郭荣荣和团队成员已经筛选出口感好、早熟、抗性强的杂交优株21个,正在开展区域试验。做育种,好的种质资源很关键。几年来,郭荣荣和团队成员从国内外收集、引进葡萄种质资源100余份,充实了广西作物种质南宁葡萄资源圃,并开展了性状调查。郭荣荣始终认为,育种是一项需要用毕生精力去开展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踏踏实实地做下去。

近年来,郭荣荣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篇;担任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BMC Plant Biology等多个SCI期刊的审稿人。主持或参与授权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主持或参与颁布广西团体标准5项。

郭荣荣认为,育种工作者要做到“脚下有泥,眼里有光,心中有梦”。她坚信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选育出适宜广西湿热气候条件的优良葡萄新品种。

 QQ图片20220711102046_副本.jpg

郭荣荣在观察新品种表现

 在做葡萄抗病基因克隆实验_副本.jpg

郭荣荣在做葡萄抗病基因克隆实验

院办公室  薛臣艺供稿/郭荣荣供图  谢太理审核

责任编辑:薛臣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