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昔辉:愿做一辈子的“甘蔗人”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19-04-22 10:05:25
  • 浏览(6868)
  • 收藏
浏览字号:

广西农业科学院首届优秀青年拔尖人才系列报道之三 
  刘昔辉:愿做一辈子的“甘蔗人”

       2008年8月,出生于广东梅州的刘昔辉获得广西大学农学院农学硕士学位后,选择来到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育种4室工作,主要从事甘蔗常规育种。从此,他与甜蜜事业相伴,过上了甜蜜的“甘蔗人”生活。
      
       像很多“甘蔗人”一样,初来乍到,刘昔辉跟着老育种家学习甘蔗杂交、实生苗播种、甘蔗种植、品种选拔等,对“五圃制”工作充满好奇。当时的研究条件有限,连好点的杂交设施都没有,位于海南三亚的甘蔗杂交基地还没开始建设,花穗基本都是跟广州甘蔗研究所海南崖城育种场买。刘昔辉回忆说,最开始学做杂交的时候是在甘蔗资源圃内,在田里撑起一根木杆,上面挂上“灯笼”一般的布套,就算是杂交授粉用的场所了。

       常规育种属于公益性的全所性工作,还不是个人独特性的研究方向,在前辈们的指引下,刘昔辉确定了甘蔗野生资源特别是河八王种质创新利用作为个人的研究方向。他来自农村,工作起来完全具备农村人的朴实特性,活动的轨迹常在实验室、大田和家里无限循环。

       他最开始做的研究是甘蔗染色体技术分析,为此虚心请教了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的相关老师,却发现广西没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只好从头摸索。甘蔗染色体小、多,基本都是上百条染色体,当时他从事染色体制片摸索了很长时间。头3年,刘昔辉踏踏实实地在实验室和大田进行研究,其中2009年最辛苦,每周几乎才休息1天。正是这3年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研究,好像突然开窍一般,刘昔辉慢慢摸索出新的研究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刘昔辉终于凭借“甘蔗近缘属河八王创新利用及野生基因遗传稳定性研究”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对于年轻科技人员来说,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成就。利用该国家基金,刘昔辉与团队成员完成了河八王种质收集、不同世代材料创制、抗性鉴定、杂交的染色体传递行为、亲本特异位点遗传分析和后代基因组变异分析等工作,后续又接着开展完成了河八王优异基因挖掘分析(主要是分蘖、抗病和耐旱等相关基因)、河八王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等研究,部分结果已在《BMC Plant Biology 》等SCI期刊上发表。

       成功属于有所准备并努力付出的人,2013年底,刘昔辉破格获得副研究员职称。

       2014年,为了进一步深造,提升个人的研究水平,刘昔辉考取了广西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学位,继续对甘蔗野生种河八王开展深入研究,以期能够解析河八王在“高贵化”育种中的遗传与基因组变异,为有效利用河八王提供细胞遗传学理论依据;同时筛选河八王野生抗旱相关基因,为后续抗旱基因功能分析及甘蔗抗旱育种奠定基础。

       2016年,孜孜以求的刘昔辉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交了去澳大利亚访问学习一年的申请,并成功获得资助。这一次,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刘昔辉没有选择甘蔗育种方面的导师,而是选择了在养分循环利用上造诣很深的外国导师,师从甘蔗碳氮循环研究。在访问单位澳大利亚基础产业部,刘昔辉独立完成了外导布置的甘蔗试验,主要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对蔗叶进行标记,还田后研究蔗叶碳氮养分在土壤、植株等方面的循环利用情况,为蔗叶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该部分的工作结果已在国际会议上作了大会报告和论文介绍。回国后,他觉得这方面的工作对于环境生态建设很有意义,就继续申报项目“蔗叶及蔗叶生物炭还田下其C、N协同归还研究”,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目前,他正联合国外导师在广西干旱蔗区共同开展蔗叶还田后碳氮循环及对甘蔗生长的影响研究。

       对于在澳大利亚的留学经历,刘昔辉有几点很深刻的感受:一是大田试验和温室室内试验的设计,澳大利亚的研究团队考虑得非常全面、严谨和深入,方案定下来之前要专门与专职数据分析员讨论;二是做研究的态度一丝不苟,经常为一个小问题和试验结果开会讨论,哪怕其中有一个重复处理的数据差异较大,也会集中讨论,挖掘其发生的根源;三是他们的实验室(国家级重点检测实验室),仪器不是都很高级,但实验操作技术十分娴熟,效率非常高。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如何改进实验方法上,而不是一次又一次把仪器设备升级到最新款;四是团队合作紧密,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五是科研经费使用很有计划,严格预算,很少有浪费试剂药品现象,通常用多少买多少。总的来说,方方面面都传递着“分享”这一理念。刘昔辉感叹地说,我觉得在工作中“乐于分享”的人,他的科研会做得更好,也更让人尊敬。

       多年的付出,刘昔辉在甘蔗科研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除了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国际合作项目与广西科技计划项目3项,院团队项目和青年拔尖人才项目6项外,他还参加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项目20余项。参与育成桂糖29号、桂糖33号、桂糖40号、桂糖43号、桂糖45号甘蔗新品种5个;主持并申请国家专利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主持并获授权“甘蔗育种管理系统”等软件著作权2项;主持并获得成果登记2项;主持地方标准2项(正撰写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BMC Plant Biology 》、《Sugar Tech》、《Research of Crops》、《作物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近30篇,其中SCI论文6篇;合编甘蔗著作1部。

       广西作为中国最大的甘蔗种植区域,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一直致力于解决一系列甘蔗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中国蔗糖业发展的科技贡献水平。刘昔辉豪迈地说,他愿做一辈子的“甘蔗人”,接过前人的接力棒,继续研究甜蜜的甘蔗事业,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更牢固的科技支撑。


刘昔辉在野外进行河八王花粉收集


刘昔辉在温室大棚开展甘蔗逆境胁迫下的土壤呼吸实验

院办公室 薛臣艺供稿/刘昔辉供图 杨景峰审核
责任编辑:薛臣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