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单位/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任务来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1AA241191)
获奖人/完成人员:黎焕光、谭芳、王伦旺、谭裕模、黄家雍、李翔、李廷化 杨荣仲、唐仕云、经艳、黄海荣、许树宁
起止年限:2002 年 01 月起2016 年 03 月止
编号: 2016-J-3-003-01、2016-1-1-D01
授奖年度、获奖名称及等级:2016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6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成果简介:
针对广西糖料甘蔗生产中的品种单一化、多年产量和糖分徘徊,生产效率低及育种效率低等现状,通过杂交育种途径,选用性状突出、综合性状好且互补性强的甘蔗新亲本组配杂交组合,聚合了高产、高糖、宿根性好,适应性强等基因。经过 10 年的研究,育成了甘蔗新品种桂糖 32 号。
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要点:
1、优异品种创新。通过选用丰产、宿根性强、适应性广的粤糖91-976为母本,高产、高糖、早熟的ROC1为父本组配甘蔗杂交组合,从杂交后代中选育出聚合了父母本优良性状基因的优良甘蔗新品种桂糖32号。该品种具有丰产,高糖,宿根性强,适应性广,多抗等优良特性。综合性状整体突破了当家品种ROC22的技术指标,为解决多年来品种单一化问题提供了突破性的优良品种。
2、农机农艺融合技术。针对目前甘蔗生产劳力紧缺且劳务成本过高,效率低下和效益差的问题,在广西首创利用桂糖 32 号作为研究农机农艺融合技术问题的甘蔗品种,解决了机械化生产中的种植模式和耐碾压品种选用的问题,为广西甘蔗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3、研+政+企+农结合推广模式。针对甘蔗新品种性状表现区域性差异明显,繁殖系数低,推广应用制约因素多的问题,通过对桂糖32号进行中试示范,基地常规扩繁原种和生物技术快繁种苗,政策扶持良种推广,创新了研政企农结合的推广模式。实现了该品种的良种良法栽培,推广应用面积大。
技术经济指标:
桂糖 32 号的平均单位面积甘蔗产量 7069 kg/亩,甘蔗蔗糖分 15.04%,单位面积含糖量1125kg/亩,宿根蔗发株率为 213.77% ,平均单位面积有效茎数 5267 株/亩,分别比 ROC22 增8.66%、0.60 个百分点、15.09%、101%、890 株/亩;分别比 ROC16 增 18.49%、0.15 个百分点、14.68%、62.86 个百分点和相当。发芽率 64.13%,分蘖率 153.46%,株高 322cm,茎径2.56cm。
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推广应用、效益情况:
1、桂糖 32 号的育成与推广应用,对优化广西甘蔗品种结构起到了促进作用;所用杂交亲本及组合,提高了甘蔗的育种效率;以该品种为材料对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研究,为甘蔗生产机械化提供了适用品种及农艺措施。创新的推广模式,提高了农民的种蔗技术水平和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发表相关论文 6 篇。
桂糖 32 号已在广西所有生态类型蔗区推广种植,其中 18 个应用单位 2013~2015 三年累计总面积 46.0015 万亩。累计新增销售额 37935.68 万元,新增利润 24444.95 万元,新增税收2452.66 万元,节支减耗 4148.47 万元。新增利税 26897.61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