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广西葡萄冲刺百亿元产业
  • 发布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
  • 2022-08-29 10:20:08
  • 浏览(7815)
  • 收藏
浏览字号:

得益品种选育和新技术应用,我区另辟蹊径持续发力——

广西葡萄冲刺百亿元产业

广西日报2022-08-29 ■ 本报记者 李新雄 通讯员 关妮纳


        日前,“首届适合广西栽培种植的葡萄新品种鉴评会”在南宁市武鸣区举行,100多个葡萄品种集体亮相,与会专家、种植户、市民代表近400人品评新品种,探讨产业发展。记者从会上获悉,得益于避雨栽培和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的应用,广西已成为我国新兴特殊优势葡萄产区。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葡萄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广西农科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所长谢太理介绍,葡萄产业在广西水果千亿元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该产业正向百亿元目标冲刺,有关部门在品种选育、新品种推广、培训农民、加强研发实力等方面大有可为。

        A 葡萄成为种植效益最好的果树

        一串串饱满结实、青翠莹润的阳光玫瑰葡萄,在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脱贫户韦秀英眼里好比一串串“绿宝石”。她告诉记者,2017年她开始种葡萄,当年种当年脱贫,今年葡萄地头收购价每公斤40-60元,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该村葡萄示范基地负责人梁贤勇通过流转土地,并与广西农科院结对,采取“党建+科技+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葡萄种植户拔掉穷根。占地300多亩的基地,已连续3年每年收入500万元。与东里村相距460多公里的兴业县洛阳镇大礼村,同样享受着种葡萄过上好日子的福泽。“第一年种葡萄我只敢种两亩,当年每亩收入近7万元。村里人看到种葡萄好赚钱,第二年有十几户跟着种。”大礼村第一书记李其利说。

        被喻为“葡萄名媛”的阳光玫瑰葡萄,2014年在广西市场出现时,价格曾高达200元/公斤。随着种植面积扩大,目前价格普遍降至20-60元/公斤。即便如此,其单位面积种植效益仍名列前茅。不光是阳光玫瑰,其他葡萄家族成员如巨峰、红地球、夏黑、毛葡萄的增收致富效果同样给力,备受农民欢迎。

        葡萄一年两熟技术发明者白先进研究员介绍,大部分果树要种几年后才能结果,收益相对比较慢,而葡萄在广西一年两熟,当年种当年结果次年丰产。葡萄市场价格每年最贵的是5、11、12月,9月价格最便宜。广西温光热资源丰富,葡萄成熟期的自然条件好,两造葡萄都能在高价期上市,果农收益好。据统计,我区葡萄栽培面积在全国排名前十,已成为南方重要的葡萄种植基地。2020年广西葡萄栽培面积48.48万亩,产值75.09亿元;2021年栽培面积47.01万亩,产值达84.72亿元,扣除酿酒葡萄,鲜食葡萄平均亩产值1.9万元。无论总产值还是单位面积产值都位于广西水果产业前茅,是广西单位面积种植效益最好的果树。

        B  热区葡萄研发实力全球最强

        长期以来,全球葡萄优势栽培区域位于温带冷凉区域。广西属于南亚热带气候,被业界划分为葡萄种植次适宜区。但广西另辟蹊径,锁定热区葡萄领域持续发力,目前全球热区葡萄研发实力广西最强。广西也由葡萄种植次适宜区转变为特殊优势种植区。

        自2009年广西农科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成立以来,以“八桂学者”白先进研究员为学科带头人,整合全区多家科研、生产、示范单位的研究力量,建立了一支50多人的热区葡萄产业研发队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创新驱动项目等50多个项目的资助下,研发团队突破热区葡萄栽培瓶颈,引育了耐热、抗病、低需冷量、无核、适宜一年两收栽培、丰产优质等适应热区气候特点的葡萄新品种。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目前,研发团队共审定葡萄新品种12个,开展杂交组合60余个,获得杂交苗2万多株,筛选杂交优系60余个,筛选出适宜广西气候栽培的品种16个。初步掌握了热区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发现了多个与葡萄品质形成、成花、耐热和抗病等相关的关键基因。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还与区内外企业联合成立了热区葡萄产业技术研究院。科企联合创新,将极大地推动热区葡萄产业创新研究,同时加快成果转化。

        C 葡萄新品种推广亟待加速

        尼娜皇后香味浓郁,瑞都科美脆甜爽口,瑞都红玫肉软多汁……在首届适合广西栽培种植葡萄新品种鉴评会上,100多个葡萄品种让与会人士大开眼界。但让记者疑惑的是,其中95%的品种在市场上难觅踪影。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站长、广西农科院研究员张瑛的介绍解开了记者的谜团。目前我区葡萄主栽品种较单一,且以少数几个国外选育品种为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葡萄品种缺乏。

        一个新品种要想推广成功,三方面因素缺一不可。从种植端来看,必须有成熟的栽培技术,能保证品质稳定;从消费端来看,它的口味得被大众认可和喜爱;对于沟通二者的果商而言,它需要具备较强的商品性,即耐贮运、货架期长。

        我区葡萄新品种推广相对比较滞后的原因印证了上述说法。一是农民对新品种的了解接受需要较长时间。比如阳光玫瑰,即便是目前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良品种,但从2014年推广至今,8年时间其种植面积也才2万多亩。二是科研机构对新品种栽培技术的摸索周期较长。三是新品种推介力度不够。比如适宜广西栽培的新品种推介会今年才首次举办。四是经销商更热衷于收购市场认可度高的传统品种,对新品种关注少。

        “此次展示的瑞都红玉、瑞都香玉和黄金蜜等品种具有花芽分化好、成熟早、浓香、管理容易、适宜一年两收栽培等优点,希望能尽快推广种植,走进大众视野。”广西农科院葡萄专家刘金标说。

        D “组合拳”推动葡萄产业赶超跨越

        葡萄产业近年来成为广西农业重要的支柱产业。如何更好助力葡萄种植赶超跨越,冲刺百亿元产业?专家建议——

        政府需加大对葡萄产业水利、道路、冷库、棚室、无病毒苗木繁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和完善政策、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机制。同时,设立产业风险基金,建立葡萄种植风险基金制度和农业保险制度,抵御市场和自然灾害风险。

        利用互联网智慧农业,推广标准化、绿色食品葡萄生产管理技术,加强葡萄产品质量检测,提高葡萄的质量安全水平,培育区域优势品牌,提高市场影响力。

        技术推广方面,抓好技术培训与示范带动,提高农民种植技术。从培训技术骨干开始,通过技术讲座、学习考察、技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培养技术骨干,将技术辐射到果农。此外,定期举办新品种鉴评会、优质葡萄评比选拔会,加速葡萄新品种的推广步伐。

        加大科技投入,以科研带动葡萄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当前广西应重点在葡萄优新品种选育和引进筛选、优良砧穗组合筛选、一年两收栽培中二茬果促花和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及省力化栽培等方面开展研究和示范,为广西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原文链接:https://gxrb.gxrb.com.cn/?name=gxrb&date=2022-08-29&code=007&xuha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