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雄 通讯员 关妮纳
2月5日,记者在扶绥一家食品公司干净明亮的果蔬饮料生产车间里看到,3条先进的全自动化瓶装饮料生产线开足马力,有条不紊地给饮料封盖、喷码、装箱,空气中弥漫着胡萝卜和百香果的清香。“广西农科院的技术很给力,这款新研发的‘胡萝卜+百香果’果蔬汁饮料只用了三个月就成功上线生产了,目前产品很受欢迎。”公司负责人何冰锋说。
何冰锋点赞的技术,全名是“胡萝卜采后商品化处理、梯次深加工利用技术”,它是广西驱动发展专项“广西优势外向型蔬菜减损及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成果之一。
“我们的技术可以通俗地解释为,把一根胡萝卜吃干榨尽,助力农户稳产增收。”广西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李昌宝介绍道。
宾阳拥有南方最大的胡萝卜连片生产基地。近年来,胡萝卜产业为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我区胡萝卜种植业损耗率较高,胡萝卜平均亩产5000公斤,但每亩的损耗大约1000公斤,有的甚至高达2000公斤。
广西东湖农场胡萝卜种植户张锡辉告诉记者,品相差一点的胡萝卜,老板不收购,以前只能烂在地里或者拿去喂猪,这部分的损失让农民很无奈也很心疼。
如何变“废”为宝?李昌宝及研究团队锁定果蔬采后减损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做文章。
在研究团队的努力下,研制推出了胡萝卜饮料、脆片、饼干、面条等系列新产品5个;创制胡萝卜净菜微气调鲜技术,鲜切胡萝卜保鲜期延长7天;创新利用胡萝卜叶、非商品胡萝卜开发饲料产品……精深加工换来了胡萝卜产业的减损、提质、增效。
东湖农场胡萝卜核心示范区生产部负责人陆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该核心区胡萝卜种植面积3.2万亩,每年非商品果约3.2万吨,通过项目技术的带动,每公斤非商品果可卖0.6元,农户每亩可增收600元左右。
“每斤胡萝卜非商品果收购价0.3元,添加百香果原汁可制成两瓶胡萝卜瓶装饮料,每瓶售价6元,深加工带来了高附加值。”何冰锋说。
两年测算数据显示,集成胡萝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使我区胡萝卜增值20%;辐射带动宾阳县周边3个乡镇1603户农民发展胡萝卜种植2.5万亩,产值2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16万元,比所在乡镇农民平均收入高27%以上。
原文链接:http://gxrb.gxrb.com.cn/html/2021-02/10/content_1749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