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西:科技让“祸水” 变成“香饽饽”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12-09-14 17:36:02
  • 浏览(4835)
  • 收藏
浏览字号:
        本刊记者  苏 星

         刚从排道流出来的酒精废液还是热气腾腾的,虽然颜色有点暗黄,但却没有臭气熏天,空气中反而还有一股淡淡的清甜的味道。几辆罐车在水塘边泵台灌装这些废水,还有十几辆罐车沿着山坡从塘边一直排到远处的坡顶等候,场面颇为壮观,这是在上思县昌菱糖厂的三级氧化塘边记者看到的情景。过去,制糖企业产生的酒精废液,大多只作简单处理或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不但恶臭扑鼻,还会导致鱼虾死亡,污染水源和大气环境。这些废液一直被视为臭名昭著的环境杀手”,是糖厂的“包袱”和“祸水”,如今怎么变成了蔗农争抢的“香饽饽”呢?记者决定去问个究竟。

         走近一辆在池塘边等候的罐车,司机小黄正在吃盒饭,问他为什么要排那么长的队来拉这些废水,小黄说:“这可不是废水,这是我们蔗农的宝啊,我种甘蔗多年,什么肥料都用过了,但只有这个是最好的肥料。”

        小黄还说,他家从2008年开始使用糖厂生产酒精的废水喷淋甘蔗,尝到甜头后,2010年自己买了一台二手油罐车。每年从糖厂拉200车酒精废水,一半给自家100亩蔗地用,一半为亲戚、邻居服务。“现在用了这便宜又好的肥料,我们的甘蔗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农科院真是给我们蔗农找到宝了。”说到这,他特别乐。

        酒精废液是糖厂、酒精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水,在传统的观念上,酒精废液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 我国甘蔗糖蜜生产酒精,每年会产生几百万吨高浓度发酵液,对这些废水,企业大多通过筑塘、造罐进行厌氧处理,投入巨大却难以实现有效治理。

        昌菱糖厂副总经理蓝日星告诉记者,过去,昌菱糖厂采用三级厌氧塘处理,每年投入环保治理费300多万元,都未能从根本上制服这个恶魔。废液流入氧化塘,两三天后特别是遇到下雨,臭气熏天,周边群众意见纷纷,排放的废水越来越多,企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现在,他们再也不用每年为这些废液发愁了,广西农科院院长、中国农科院甘蔗研究中心主任李杨瑞主持研发的甘蔗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为这些废水找到了理想出路,为他们解决了大难道。

        其实,酒精废液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甘蔗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养分,这些都是甘蔗正常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而且长期施用酒精废液的甘蔗地,没有出现板结、被污染等现象,反而能有效地减少土壤里的病虫害。”李杨瑞告诉记者。

        在广西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2006年以来,昌菱农场采用了这项技术,每年推广应用面积达15000亩。事实证明,喷淋废液的蔗种20天就暴芽,并由农膜覆盖产生的高温保水催粗、催长、催密了蔗苗,增加了近2个月的生长期。特别是在干旱的时候,喷淋酒精废液更是抗旱的绝佳方式。据检测,甘蔗喷淋酒精废液后,甘蔗单产、甘蔗蔗糖分、出糖率等技术经济指标都达到了广西和国内最高水平,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项技术不仅有效破解了环境污染难题,为工厂省去了排污费,蔗农也从中得到实惠,既节约了买肥料的支出,又增产增收,达到了双赢。

        在昌菱农场二队的一块新植蔗地,地头路边停着两辆罐车,几位农工手握喷管,在给垄沟里的蔗种喷淋拉来的废水。伴随着罐车上水泵突突的响声,从喷管口射出的褐色水柱将沟两边的土冲入沟内,很快就把蔗种覆盖了。

         一问用酒精废水种蔗的好处,正在地里干活的昌菱农场二队农工凌克兴满面笑容地说:“太好了,没用之前亩产甘蔗只有五六吨;用了它,现在达到七八吨了。”

        他告诉记者,他承包了场里80亩蔗地,过去遇春旱,新植蔗4月才能下种,现在用了酒精发酵液还田技术,再也不用看天种蔗了,而且产量也大幅提高,这个榨季甘蔗收入20多万元。

         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已被广西农业厅列为广西重点推广糖料蔗生产“八大技术措施”之一,这项技术的发明也使得昌菱糖业进入了“甘蔗—制糖—糖蜜—酒精—发酵液—甘蔗”的良性循环。

        据了解,我国每年生产糖蜜酒精约50万吨,产生酒精发酵液650万~750万吨,如果此项技术在全国蔗糖企业推广,便可替代16.25万~18.75万吨化肥,可以很好地实现了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糖业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