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x.xinhuanet.com 2013年07月15日 09:57:13 星期一 来源: 新华网广西频道
新华网广西频道7月15日电(王扬) 日前,农业部专家组对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稻新品种“H两优991”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寿峰村的百亩高产示范片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H两优991”在这次现场验收中平均亩产达到676.6公斤,超过农业部超级稻认定产量标准16.6公斤,有望成为全国超级稻品种。
农业部粮油处副处长张凯介绍,超级稻的最终认定需要连续两年通过农业部的现场测产验收,只有全部通过,才能认定为超级稻,从“H两优991” 的品种特征、特性以及本年度的验收结果分析来看,最终通过认定的前景非常乐观。
广西兆和种业公司董事长何懿说,企业申报超级稻认定,是公司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H两优991”通过首轮超级稻认定验收,广西农科院派驻公司的科技特派专员谢太理研究员发挥了关键作用,谢专员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后,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农作物优良新品种成果转化的工作,其中, “H两优991”超级稻认证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他说,“H两优991”仅是公司众多优良品种之一,公司近年还将陆续申报多个超级稻品种,未来推出的新品种将会一个比一个好。
“企业源源不断的良种供给,源自科企合作结晶”,广西农科院办公室主任陆宇明如是说。据反映,2012年初,广西农科院提出实施“联百企,进千村、扶万户”行动,创新科技服务“三农”机制和模式,通过开展科企合作,派出科技特派专员进驻企业,推广企业最需要的科技成果。一年多来,广西农科院多项成果转化产生倍增效应。其中“桂两优2号”超级稻年推广面积达100万亩以上,是历年的三倍;以桂单0810、兆丰788为代表的玉米新品种,种子年销售量达到200万公斤,是往年的十倍;桂花系列花生良种年销种量也多达150万公斤,提高近十倍。通过科企合作,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成果供给,利用企业的资金、市场和营销网络优势,科技成果得到迅速转化,同时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营收入,反之为院所科技创新注入了资金活力,农民使用良种实现了增产增收。科企合作模式下,广西农科院还创新了科技特派员模式,通过与企业双向选择,派出高级专家作为科技特派专员到企业担任总农艺师、总经理等高管,院里为科技特派专员保留级别和薪酬等待遇,企业支付的高额专家聘请费主要用于奖励科技特派专员本人。在利益驱动下,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积极性高涨,乐意拿出科技成果给企业推广,企业手握最新成果法宝,抢占市场高点和先机,加速了成果转化,这种科企合作模式广受企业、农民的欢迎,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链接地址: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3-07/15/c_1165357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