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我服务,你脱贫”——广西农科院发挥优势聚力精准扶贫纪实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19-08-26 08:41:19
  • 浏览(5728)
  • 收藏
浏览字号:
广西日报   2019-08-26          ■ 记者 李新雄 通讯员 关妮纳
 
         一串串青翠欲滴、饱满结实的“阳光玫瑰”葡萄,在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贫困户韦秀英眼里就好比一串串绿玛瑙,她眉开眼笑地指着满园的“绿宝石”告诉记者,它们将销往粤港澳,地头收购价每公斤60元,其中“颜值最高”的葡萄市场售价每公斤能达到600元。这意味着她和村里去年脱贫摘帽的9户村民不会返贫了。这是记者近日在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阳光玫瑰”葡萄示范基地分享到的脱贫喜讯。
 

        与韦秀英一样满心欢喜的是广西农科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所长谢太理研究员。两年来,作为东里村葡萄示范基地的创建者和“技术保姆”,他和团队的科研智慧和服务心血不仅给贫困户送去了“摇钱树”,也送去了“定心丸”。

        这是农科院生动演绎“我服务,你脱贫”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农科院扎实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转化到农户家,让农户的钱袋子鼓起来,让笑容留在农户脸上”这一服务宗旨,充分发挥新品种、新技术和人才优势,以科技精准扶贫“三百”行动为抓手,聚焦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以保姆式技术服务为载体,主动作为;创新扶贫模式多点发力,助力农户拔穷根。2018年,农科院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A “桂字号”新品种成为脱贫生力军

        扶贫最关键的是扶产业。广西农科院基于这一精准认识,使出看家本领,聚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以项目为载体,选育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引进改良特色品种,让扶贫产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同样是种水稻,以前种稻赔钱现在赚钱了,全靠农科院的给力帮扶,不但赠送、推荐优质稻品种还手把手传授技术,村里建起了优质稻示范基地和产业,带动贫困户全部脱贫。”兴业县洛阳镇旺龙村负责人夸赞优质稻产业拔掉了当地的穷根。

        旺龙村曾经是贫困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水稻、包菜。2015年全村有102户贫困户,贫困发生率12.3%。从2015年起,农科院派出驻村第一书记及科技特派员,指导建设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优质稻新品种以不俗的表现稳固了它在脱贫增收中的主角地位:2016年旺龙村示范种植优质稻50亩,今年实现全村500亩稻田全覆盖,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4000多元,实现整村脱贫。            

        与旺龙村贫困户一样享受“桂字号”新品种福泽的还有罗城的贫困户。2017年,国家重点贫困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建设成果转化基地县,以全产业链开发、整县推进的方式大力发展种植农科院选育的“野酿1号”“野酿2号”等野生毛葡萄6万多亩,并采用农科院研发的加工酿制野生葡萄酒技术提升附加值,鲜果年产量达8000多吨,种植贫困户年增收8000元以上,实现了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产业开发、脱贫增收的多赢格局。

        记者在坛洛镇采访时,听到一农户指着新盖的房子幽默地说:“这是我家的‘冬瓜楼’,种两年黑皮冬瓜赚的钱够起一层房子了。”原来是农科院育成推广的“桂蔬6号”“桂蔬8号”黑皮冬瓜优良品种让他脱贫增收。“桂蔬6号”“桂蔬8号”黑皮冬瓜品质好、产量高,单瓜重达15-20公斤,亩产量达8000-10000公斤,每亩收益5000元以上,目前在全区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农科院加强新品种向扶贫产业精准输出,“桂字号”水稻、玉米、甘蔗、香蕉、灵芝孢子粉等自主选育品种惠及千家万户,在全区54个贫困县(市)建立了320个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示范面积71万亩,300多个新品种(或品系)、新组合已在贫困县(市)推广种植,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B “桂家军”新技术成为增收“聚宝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的第一发展动力。农科院立足优势主打技术牌,主动对接《全区有扶贫开发任务县(市、区)特色产业目录和认定标准》,把更多的科研立项瞄准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开发,积极在贫困地区实施条件成熟的新技术。在我区绝大部分农户眼里,农科院研发的“桂家军”种植新技术作为科技的代名词,已成为增收“聚宝盆”。

        农科院的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助力广西一举成为全国双季葡萄最大产区,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高端葡萄品种“阳光玫瑰”,市场价格高且深受欢迎,现已成立广西万亩绿色优质阳光玫瑰产业联盟,全区发展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约1万亩,助农增收数亿元。

        西甜瓜蜜蜂授粉技术是最受瓜农喜爱的节本增效新技术。在北海实施的万亩西甜瓜“蜜蜂授粉”技术,节本增效效果明显,经过蜜蜂授粉的果实发育均匀、果型漂亮、甜度高,亩产提高8%左右,每亩增收达1200元以上,果瓜产业和蜂产业有机结合,助推我区大棚西瓜、甜瓜产业成为超10亿元的绿色扶贫大产业。

        “灵芝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博得了融水农户的青睐。农户使用该技术每亩可以减少搭棚成本3000-6000元,每亩林下可放2000-5000个菌棒,每亩林地可产灵芝300-750公斤。

        2017年以来农科院加强新技术向扶贫产业精准输出,示范推广新技术596项。光是2018年一年农科院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就贡献了一批新技术: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47.45万亩、集成示范新技术70项,开发新技术新工艺56项,制定广西地方标准89项,申请专利270件,获得专利授权187件。        

        新技术犹如催化剂,催生了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科技兴产业、旺产业的生动故事每天在希望田野上演,一大批农户盖起了“甜瓜楼”“灵芝楼”“葡萄楼”。

        C 扶智培训提升农户致富能力

        7月底,在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的甜瓜大棚里酷热难耐,农科院驻村科技特派员万正林、周建辉和“土专家”陈晓莉正满头大汗地查看甜瓜的生长情况,等5个大棚挨个查看一遍,他们蒸了桑拿般全身都湿透了。

        陈晓莉两年前是该村的贫困户,现在成了甜瓜“土专家”(技术能手)并于去年成功脱贫摘帽。作为村里甜瓜种植技术小组长,平日里她可以独当一面地指点村民科学种瓜,而驻村科技特派员则是她随叫随到、有问必答的技术导师。

        授人以财,不如授人以技。为了让贫困户不仅有脱贫的意愿,而且有脱贫的能力,农科院一方面组织专家进千村、入万户,在田间地头举办培训班;另一方面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农户到农科院的示范基地参加培训班或者观摩学习,想方设法打造脱贫增收主力军。

        专家到贫困第一线培训农民是农科院几十年来扶贫扶智的招牌措施。通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让偏远山区的农户有机会当面聆听专家的指点。从各专家单兵服务到组成小分队实施团队服务,从原来每年培训几千人到现在每年培训几万人次,每年的扶贫答卷上农科院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这一招牌节目又增添了新内容,贫困村科技特派员驻村服务让贫困户可以在家门口学技术。科技特派员开设培训微信群,以示范基地为第一课堂,以微信群为第二课堂,教授农民学技术。

        2018年,农科院选派23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贫困村指导扶贫产业基地建设。在全区54个贫困县实施项目195个、贫困村科技特派员项目188个,项目经费1622万元。引进、示范、推广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助力农民增收。

        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葡萄示范基地的技术组长陈高,与陈晓莉一样都是农科院培训出来的高徒。“当年农科院组织农户到院里的葡萄示范点观摩学习,我当即决定要学习种葡萄。学了几年。”陈高成为葡萄种植能手后很快脱了贫,现在他把技术带回家乡,学员队伍不断壮大。

        数据显示,近年来农科院组织上万名基层农技人员、农户到该院各作物示范点参加培训班或者观摩学习交流,辐射带动十几万人(次)增收脱贫。

        原文链接:http://gxrb.gxrb.com.cn/html/2019-08/26/content_16228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