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兴业讯(记者/李新雄 通讯员/关妮纳)“这个红薯收成还可以,今年我第一次种,种了5亩的紫薯和花心薯,今天收了5000多斤。”家住兴业县卖酒镇卖酒村山长屯贫困户钟权高兴地告诉记者。
钟权所说的紫薯和花心薯是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桂经薯8号”和“桂薯10号”。依托后盾单位广西农科院的水稻、红薯新品种和水旱轮作技术,广西农科院驻兴业县卖酒镇卖酒村第一书记黄学华今年带领卖酒村贫困户,上半年示范试种80亩早稻,早稻收完后下半年继续在“稻田”里又种红薯,带动31个贫困户增收,贫困户平均增收2105.97元。
生态优质早稻+特色秋红薯,水旱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真正让农户实现了“钱粮双增”。上半年种植水稻,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户全年的“口粮”问题,还减少下半年种植红薯的地下害虫的危害,减少农药的施用量,提高红薯品质和效益;下半年种植红薯,能疏松土壤,促进第二年早稻生长,实现节本增收。
近日,自治区专家组在兴业县卖酒镇卖酒村广西农科院优质早稻+特色秋红薯扶贫产业示范点对“桂薯10号”“桂经薯8号”进行了测产验收,结果显示,每亩产量达1947.8公斤,预计收益约3895.6元,示范点上半年早稻每亩产量446公斤,收益约1159.6元,全年采用稻-薯水旱轮作模式每亩纯收入达4016.6元。
原文链接:http://gxrb.gxrb.com.cn/html/2019-12/15/content_1652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