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专家研讨交流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
  • 发布单位:植物保护研究所
  • 2024-04-29 11:30:00
  • 浏览(1857)
  • 收藏
浏览字号:

广西日报2024-04-27 ■ 记者 李新雄 通讯员 关妮纳

为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草地贪夜蛾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的顺利实施,促进广西玉米产业稳健发展,4月19-21日,周年繁殖区(广西)草地贪夜蛾监测和可持续防控技术交流与现场观摩会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召开。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承办、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协办。

IMG_202404291140_600x400.jpg

会议现场。广西农科院 供图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跨国界迁飞性重要害虫,入选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和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目前已在云南、广西等地定殖并形成南北往返迁飞为害的格局,对我国玉米安全生产构成重大威胁。广西是草地贪夜蛾的周年繁殖区,是东南亚国家草地贪夜蛾种群迁入我国的第一站,控制广西的成虫迁飞数量,可极大地减少向长江流域及北方地区的迁入数量。

广西玉米年均种植面积约910万亩,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3月入侵广西,目前已是广西玉米第一大害虫,严重危害玉米安全生产,年均发生面积约210万亩。近年来,广西农业科学院参加了“十三五”“十四五”草地贪夜蛾方面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展了周年繁殖区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理化诱控、精准施药技术研究以及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等工作。广西项目组针对广西玉米主要种植区特点,集成了“理化诱控+生物农药+投放天敌+对靶灭杀 ”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有效控制了广西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压低了外迁虫量,减轻了玉米主产区的防控压力,获得了与会专家们的充分肯定。

IMG_202404293412_600x333.jpg

与会人员在大化共和乡古乔村参观草地贪夜蛾监测与绿色防控示范区。广西农科院 供图

专家表示,虽然项目实施以来已经在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为害规律及可持续防控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草地贪夜蛾预警阻截体系仍需不断完善,区域治理体系碎片化等瓶颈问题仍需植保行业共同解决。为此,专家建议,要进一步解析草地贪夜蛾季节性南北往返迁飞规律,研究各生态区气候、作物种植制度等对不同区域草地贪夜蛾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阐明季节性迁飞规律和区域性致灾机制;突破昆虫雷达自动识别草地贪夜蛾的技术瓶颈,研发以昆虫雷达监测为核心、以灯诱和性诱为基础的全国草地贪夜蛾“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构建实时预警信息驱动的智能高空灯成虫阻截技术体系,构建适合不同区域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集成示范,实现草地贪夜蛾的可持续治理。


原文链接:https://apph5.cloudgx.cn/article/sync17841001927496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