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玉米研究所科研人员到百色市平果县四塘镇甘薯地调查了夏薯收获期病虫害发生程度及受害情况,发现甘薯天蛾、蛴螬和甘薯小象甲危害比较严重,特别是甘薯小象甲危害率达到70%以上。由于农户前期甘薯小象甲防控不当,夏薯收获期随着温度逐渐升高,甘薯小象甲为害呈现爆发式增长。薯块内被甘薯小象甲幼虫取食过的隧道内有小象甲的粪便,甘薯为抵抗小象甲取食产生大量的萜类化合物和香豆素等有毒物质,又由于成虫在薯块内羽化后钻出薯块,外部病菌通过隧道出口侵入甘薯内部,导致被为害的甘薯又苦又臭,不能食用或饲用。李慧峰研究员就夏薯种植的整个过程中土地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措施及甘薯优良品种选择等方面给于详细的讲解。根据当地夏薯甘薯小象家甲危害严重的现状,植保研究室主任唐照磊建议采取轮作玉米,并就当前鲜食玉米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及玉米病虫害防控等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9月3日,玉米研究所科研人员到桂林市灵川县三街镇龙坪村委倒风潭村龙达种植专业合作社调查了广西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的管理情况,发现种植40天左右薯苗几乎封垄,广西甘薯新品种整体长势较好。由于桂林近期天气干旱少雨,李慧峰副研究员建议尽快灌溉,并就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的关键管理环节进行了技术指导。同时,科研人员对合作社种植的300多亩甘薯的管理进行了调研,对甘薯栽培过程中旺长的原因、危害以及控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玉米所 滑金锋供稿/供图 陈天渊审核
责任编辑:薛臣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