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所科技人员赴防城港市开展菠萝越冬后恢复生产工作技术指导
  • 发布单位:园艺研究所
  • 2025-03-25 08:57:17
  • 浏览(491)
  • 收藏
浏览字号:

3月24日,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党支部副书记庞新华、广西特色水果产业创新团队菠萝南宁综合试验站站长王小媚研究员以及团队成员刘业强研究员、邓彪助理研究员一行,赴防城港市防城区华石镇旱塘村、华石村对菠萝越冬后植株受寒害影响情况进行调研,并针对各基地具体实际情况提出相应恢复生产工作指导。

旱塘村菠萝生产基地于2023年9月种植了“手撕”“甜蜜蜜”“金钻”“桂凤蜜”共4个菠萝品种,并于2024年5-7月完成第一造果实采收,目前正处于第二造果的花果期阶段,由于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差别,“甜蜜蜜”与“金钻”菠萝处于果实膨大期,“手撕”与“桂凤蜜”菠萝处于现红阶段。针对此情况,团队提出分阶段进行植株管理,对于处在果实膨大期品种,建议采用双层纸袋进行套袋处理,防治日灼和后期虫害的危害;对于现红期品种,建议在开花时喷施花果灵,谢花后小果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配合钙硼等元素肥,以改善果眼发育层数和小果的饱满度,优化果实糖酸比与外观品质。此外,针对春季菠萝田间虫害发生规律,特别提示近期需加强蚂蚁、蟋蟀、蓟马等害虫田间监测和防控。

随后,团队至华石村广西新格林农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种植示范的品种为团队自主选育的“桂凤蜜”菠萝,面积共103亩。公司基地于2024年8月采收完果实后对果园进行了全面更新和重新种植,现处于植株幼苗生长期。根据现场调研发现,该基地生产区域多为缓坡地,不同区域的微气候差异性显著,部分受寒害影响区域的植株表现出外围顶部叶尖干枯,同时由于去冬今春3个多月的干旱影响,肥水严重不足,导致植株叶片顶部发黄,整体长势不佳、缓苗慢。对此,王小媚提出,要抓紧春耕时节,在近3个月内每隔15d,全园植株按2%尿素+2%平衡型复合肥进行淋施,促进植株营养器官生长量的增加。

调研后,庞新华提出,团队要加大对自主选育的新品种“桂凤蜜”菠萝配套栽培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工作,建议进一步在全区适宜产区做好高效栽培试验示范,体现本品种的市场潜力和价值,充分发挥试验站的推广平台,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了区域菠萝产业竞争力。

 图片1.png

园艺所  邓彪供图/供稿

一审一校:韦持章

二审二校:薛臣艺

三审三校:陆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