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所科技人员赴琼滇开展科技服务助力热区葡萄产业升级
  • 发布单位: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
  • 2025-02-25 17:23:09
  • 浏览(274)
  • 收藏
浏览字号:

2月22-24日,广西农作物育种联合攻关葡萄团队负责人、广西农业科学院白先进研究员率葡萄所一年两收技术研究与开发团队曹雄军等一行4人,先后赴海南、云南等地开展葡萄春果生产科技指导工作,重点推广补光技术及联合体新品种栽培管理经验,为热区葡萄产业提质增效注入科技动能。

22-23日,白先进一行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黄正恩、热带果树研究所副所长胡福初陪同下,深入海南省乐东市,昌江市等葡萄生产基地,实地调查了补光技术的应用成效及联合体新品种的表现。白先进研究员表示,补光技术有效解决了海南葡萄春果在短日照状况下长势弱、枝叶量严重不足的核心难题。目前,补光技术已在海南的10多个葡萄基地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果实品质与产量。近期,广西热区葡萄产业研究院与育种联合体培育的适宜热区栽培的早熟新品种在海南着色好、糖度高、香味优雅浓郁,得到当地技术人员一致好评。白先进强调,光温调控不仅解决了海南葡萄春果生产的关键瓶颈,更为联合体新品种的适应性栽培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补光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海南葡萄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24-25日,团队转赴云南建水县开展技术回访。作为我国重要的早熟葡萄产区,建水县已有多家规模化种植户在春果生产中应用了补光技术。当地葡萄种植大户陈金辉表示:“补光技术不仅促进了葡萄枝梢和果实生长,还能减少化肥用量”。白先进研究员提出,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区春季成熟的葡萄,在萌发生长发育期处在下半年光照时长最短时段,补光可延长光信号促进葡萄内源生长激素合成,从而促进葡萄枝梢和果实生长,减肥增效。随着联合体适宜热区栽培的新品种陆续落地,我国热区葡萄产业正迎来发展新机遇。随着补光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改进,未来热区葡萄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将会有新的飞跃。

upfile

upfile

葡萄所  曹雄军供稿/供图

一审一校:成果

二审二校:薛臣艺

三审三校:陆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