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所科研团队在《Foods》发表广西“阳光玫瑰”葡萄果穗在不同温度下储藏过程果穗真菌群落演化规律研究成果
  • 发布单位: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
  • 2025-03-28 16:56:42
  • 浏览(73)
  • 收藏
浏览字号: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多团队合作在Foods(中科院二区,IF=4.7)发表题为Compositional Shifts in the Mycobiota of ‘Shine Muscat’ Grape (Vitis labruscana Baily × V. vinifera L.) Bunches During Cold Storag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的论文。该研究采用DNA条形码技术(DNA metabarcoding)揭示了南宁产区“阳光玫瑰”葡萄果穗不同部位在不同温度下储藏过程的真菌群落演化规律。研究发现葡萄果实真菌多样性显著高于果梗,果实真菌群落结构在0°C存储时相对稳定,而在10°C存储时则发生了显著变化;探明了0°C时主要致腐真菌为青霉属、曲霉属和交链孢霉属,而在10°C时枝孢霉属为最优势致腐真菌;确认了在10°C下不使用化学防腐剂进行葡萄果穗短期储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方案优化见解。该研究结果为广西鲜食葡萄储藏保鲜新技术、新策略的开发及关键性采后病害的防控提供了理论支持。

upfile

upfileupfile

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李玮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张劲副研究员及成果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葡萄所  李玮供稿/供图

一审一校:陈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