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穗萍
  • 发布单位:植物保护研究所
  • 2020-03-14 10:01:22
  • 浏览(3899)
  • 收藏
浏览字号:

女, 博士,植物病理学专业,助理研究员。2010年至今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从事香蕉、芒果等果树真菌病害病原学、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主持省部级基金1项,市厅级基金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课题10项、市厅级课题10项;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发表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联合发表论文36篇;获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南宁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与国家发明专利4项;制定广西地方标准1项,参与制定广西地方标准4项。

 

主持的科研项目:

1.《链霉菌挥发性物质1,4-二氯苯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合同编号:2018GXNSFBA281077),广西自然科学青年基金,9万,已结题

2.《香蕉枯萎病菌检测方法的筛选和改良研究》(合同编号:桂农科2012YM15),广西农科院,5万,已结题

3.、《杧果流胶病病原致病性分化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合同编号:2015JZ43),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25万,已结题

4.《广西杧果流胶病的发生情况调查及病原鉴定》(合同编号:13-051-47-KF-1),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基金,10万,已结题

5.《杧果色二孢菌不同毒力菌株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合同编号:2019-ST-05),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基金,6万,已结题

6.《柑橘重要病虫害发生特性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合同编号:2017040),南宁市青秀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25万,已结题


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

1. S. P. Huang, Z. L. Li ,J. G. Wei, J. Y. Mo, Q. L. Li,  T. X. Guo, J. T. Luo, X. H. Yang, X. F. Tan, X. B. Yang. First Report of Stem Canker Caused by Fusarium solani on Tectona grandis in China[J]. Plant Disease, 2017, 101(12): 2148-2148.

2. Huang S P, Wei J G, Guo T X, et al. First report of sheath rot caused by Fusarium proliferatum on Pisang Awak Banana (Musa ABB) in China[J].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2019, 101(4): 1271-1272.

3. S.-P.Huang, T.-X.Guo, Q.-L.Li and J.-Y.Mo*. Screening and application of rapid detection method of banana wilt disease[J]. 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2013, 43(supplement):531-532.

4. 黄穗萍, 郭堂勋, 李其利, 等. 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 I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J]. 植物保护, 2018, 44(6): 107-114.

5. 黄穗萍,郭堂勋,莫贱友*,李其利,唐利华,陈军,吴玉东,魏晴. 广西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分布[J]. 南方农业学报, 2016, 47(8): 1326-1331.

6. 黄穗萍,莫贱友*,郭堂勋,李其利,潘朝. 广西香蕉枯萎病 4 号生理小种发生情况及香蕉品种抗性鉴定[J]. 南方农业学报, 2013, 44(5): 769-772.

7. 黄穗萍,莫贱友*,郭堂勋,胡凤云. 香蕉枯萎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热带农业, 2011 (5): 74-77.


第一作者发布的广西地方标准:

1. 《香蕉叶斑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黄穗萍、莫贱友、郭堂勋、李其利、唐利华、李焜华、黄辉晔,DB 45/T 2019—2019,2019.11.05

 

第一申报人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 一株产挥发性抑菌物质的链霉菌及其应用,黄穗萍、莫贱友、李其利、郭堂勋、唐利华, 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810888400.9,2021.7.13

 

获奖的科技成果:

1. 芒果重要病虫害生物学及防控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2020年度广西农科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6

2.大豆锈病流行关键因素与防控技术,2015年广西农科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4

3.大棚西、甜瓜主要病害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14年广西农科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