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由农业农村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技术指导、广西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南方农业复合干热及台风灾害应对韧性技术研讨会在南宁召开。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业减灾处处长秦兴国以线上形式参会,广西农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陆宇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韦波、种植业管理处二级调研员覃军福等出席现场会议,会议由院资环所所长何铁光主持。
陆宇明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详细介绍了广西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发展历程和学科布局,以及在农业气象灾害防控领域的研究进展。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的严峻形势,陆宇明强调,必须加强构建南方农业防灾减灾体系,重点突破干热-台风复合灾害成灾机理研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筑牢防线。
韦波结合广西农业发展实际,分析了台风和复合干热灾害对甘蔗、水果等特色农业生产的影响。他呼吁与会专家聚集广西特色作物,开展精细化减灾技术研究,助力打造具有气候韧性的现代农业体系。
秦兴国线上发言中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完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预警网络,提升灾害早期识别能力;二是研发一批轻简化、低成本的农业防灾减灾适配技术模式;三是加速抗逆品种的选育推广,从源头增强农业系统抗风险能力。
研讨会上,多位权威专家分享前沿成果。农业农村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郑大玮从气候变化归因角度,解析了南方农业灾害格局演变趋势;农业农村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布春提出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增强农业全链条韧性;农业农村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成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朝苏介绍了西南片区水旱轮作区抗逆耕作技术的实践经验。农业农村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成员、院资环所研究员胡钧铭结合华南片区实践,阐述了亚热带气候智慧型茶园的建设模式,为经济作物防灾减灾提供了新思路。与会代表纷纷围绕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形成多项建设性共识。
会议期间,专家团还赴桂平市开展气候智慧型茶园实地调研,院资环所党支部书记周远和、桂平市政协副主席何雁等陪同。
资环所 郑富海供稿/李婷婷供图
一审一校:周远和
二审二校:薛臣艺
三审三校:陆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