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会暨广西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考察会”在南宁召开
  • 发布单位:水稻研究所
  • 2020-10-20 12:36:00
  • 浏览(3693)
  • 收藏
浏览字号:


    10月18-20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广西农业科学院和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承办的“水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会暨广西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考察会”在南宁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所所长胡培松,国家水稻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稻研究所原所长程式华研究员,广西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宾士友,广西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述宽出席会议,来自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各研究室主任、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以及广西水稻产业体系共计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湖北省农科院副院长游艾青主持。

    开幕式上,胡培松指出,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我国水稻粮食生产总体保持稳步发展,这得益于水稻产业相关专家和团队的努力。我国水稻产业优势强,短板也很明显,要满足未来对水稻数量、质量和安全的需求,以及应对国际竞争,创新是唯一出路,要不断提高我国水稻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水稻产业的集约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

    张述宽代表广西农科院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广西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的概况。他指出,近年来广西农科院新育成了一批达到国标优质米标准的杂交稻品种,大大提高了广西稻米在华南稻区乃至全国的竞争力。先后育成了广西首个、第二个超级稻品种桂两优2号和特优582以及优质超级稻品种丰田优553、万太优3158和龙丰优826,实现了广西自主选育超级稻零的突破到质的提升,对支持和推动广西粮食生产及提高种稻效益有重要意义。

    宾士友指出,水稻是广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今年全区春收粮食实现单产、面积、总产量“三增长”,早稻产量增幅在全国排第三位,扭转了早稻面积连续11年减少的局面。他希望广西水稻科研工作者,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依靠科技创新和改善生产条件来提高广西水稻生产的产量和品质。

    会上,广西农科院水稻所所长李丹婷研究员、吉林农科院水稻所所长周广春研究员、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赵炳然研究员、中国水稻研究所张玉屏研究员、浙江大学娄永根教授、东北农业大学王金武教授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域规划研究所李建平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广西稻种资源研究及育种利用”“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回顾与展望”“利用理化诱变定向改良技术创制隔低积累水稻”“绿色增效稻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基于生物互作机理的水稻害虫防控新途径”“东北地区水稻秸秆换填技术与装备”和“全球稻米生产贸易分析”的学术报告,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交流和探讨。

    最后,程式华对2020年体系各成员单位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和肯定,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对2020年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并就“十四五”的工作内容作了谋划,希望各成员单位要“总结、思考、调整”,明确体系工作必须瞄准产业需求,推动产业发展。

    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广西农科院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



水稻所 陈韦韦供稿/关妮纳、郭辉、韦维供图 梁天锋审核

责任编辑:关妮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