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龙丽萍在北京接受了广西新闻网2013年“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小组的专访。广西新闻网记者 杨郑宝摄
广西新闻网北京3月6日讯(特派记者 杨郑宝 陈仁义)3月4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龙丽萍在北京接受了本网2013年“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小组的专访。龙丽萍代表在访谈中谈了自己的水稻研究工作对农民增产增收的作用和影响,并表示这次参会将主要关注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
培育水稻良种 实现农民增收
在今年1月举行的广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目标。而水稻研究工作对农民增产增收的作用和影响,龙丽萍代表深有体会。
龙丽萍说:“大家都知道,农资非常贵,水稻的价格很低,从水稻这一块让农民增收的话,难度还是比较大,但我们的工作就是为农民服务的,为农民的增收做一些工作,所以我们会尽量地去做。我们主要是从育种的角度研究,首先我们要育成高产的水稻品种,通过高产品种的栽培,使得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龙丽萍表示,他们还可以通过优质化育种,通过水稻的优质来提高稻谷价格,这样也可以达到农民增收。另外,研究所还做一些栽培技术的改进。比如,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应用,研究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通过这些技术上的研究达到节能减排,从而使农民增收的目的。
龙丽萍告诉记者,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2010年的时候拿了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是在华南稻区杂交水稻的优质化培育方面。过去杂交水稻仅仅是高产,但是米质比较差,大家不喜欢吃,后来通过改进,使得水稻又高产,米质又好,很适合南方地区的口味。另外,研究所还做了一个事情,就是常规稻的育种,常规稻的米质比较好,他们通过对常规稻培育方式的改进,通过栽培食用安全、米质也比较好的有机水稻,达到帮助农民增收的目的。
加大资金投入 扶持农业技术研究
龙丽萍认为,目前科研工作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科研经费不足。据她介绍,研究人员每年要花很多时间来申请科研项目,今年拿到了,明年有没有还不知道,但是做育种等科研工作,必须要有原来的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经费来支撑,这些工作的延续性比较难达到。
她说,育成一个品种需要好多年,比如水稻,需要到田里去种,在广西一年最多就是种两造,有人还跑到海南去种三造,以缩短育种的时间。在田里种的时候,才能看得到水稻的好与不好,要花很多精力、时间和费用。所以,希望国家对农业基础研究方面加大投入。
关注国家粮食安全 争取国家补贴
对于这次出席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会关注哪些方面问题,龙丽萍代表表示,她这次参会主要是关注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像广西的水稻种植面积在2012年已经达到了4200万亩,在全国来说应该是一个水稻种植面积比较大的省份,但是在国家这个层面来看,广西不算是粮食的主产区。
“所以,广西拿到国家的补贴还是比较低,这一次,我提了一个建议,希望国家能够在这个方面给予广西更大力的支持,广西本来的基础就比较薄弱,如果支持不够,对广西水稻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龙丽萍说。
龙丽萍表示,国家在农业设施方面,往粮食主产区补贴比较多。如果广西能够列入粮食主产区行列,在农业设施这一方面,广西也可以拿到国家的补贴。拿到这些补贴,广西的财政压力就可以减轻不少。
网址链接:www.gxaas.net/ShowNews.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