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 发布单位:玉米研究所
  • 2023-04-24 10:47:18
  • 浏览(4407)
  • 收藏
浏览字号: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甘薯种苗繁育的程序,规定了育苗地选择、种薯处理、育苗、采苗、病虫害防治等阶段的操作指示。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甘薯的种苗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413 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00 甘薯脱毒种薯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育苗地选择

    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3年内未种过甘薯、马铃薯等薯类作物的地块。

5 种薯处理

5.1 种薯选择

    选用适宜当地生态条件、品种纯正、薯皮光滑、无病虫害、单个薯块重量在100 g~150 g的甘薯良种。种薯应符合NY/T 1200的要求;从异地调种时,应经过当地植物检疫部门检查,病虫害的检疫按照GB 7413的规定执行。

5.2 种薯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或者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0 min~15 min。

6 育苗

6.1 整地、施基肥

6.1.1 大田育苗 

    选择在晴天,土壤湿度较小时深耕,不宜在土壤湿粘时耕作。耕翻深度20 cm~30 cm,然后犁耙,耙平耙细。结合整地施基肥,起垄,垄宽1.0 m~1.2 m,垄高25 cm。

6.1.2 温室大棚育苗

    垄宽1.2 m~1.5 m,垄高15 cm。床底排电热丝(100 m,1 000 w),间隔距离10 cm,中间略疏,两边稍密,上铺3 cm~5 cm细土。

6.1.3 基肥用量

    结合整地,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1 500 kg~2 500 kg,尿素10 kg~15 kg,过磷酸钙50 kg~60 kg,硫酸钾5 kg~10 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6.2 排种时间

    桂北地区,宜在3月上旬;桂中及桂东南地区,宜在12月上旬。

6.3 排种量

    每m2排种170~250个。

6.4 排种方法

    采用平排法,薯块间距1 cm~2 cm,头尾相接,方向一致;排完种薯后,覆盖3 cm~5 cm细土,再喷水浇透床土。

6.5 苗期管理

6.5.1 出苗前的管理

6.5.1.1 大田育苗排种后覆盖地膜,并搭建小拱棚。

6.5.1.2 温室大棚育苗排种后覆盖薄膜,保持温度 33 ℃~7 ℃;     

排种后 10 d~15d,温度降至 28 ℃~31 ℃,直至出苗。

6.5.2 出苗后的管理

    大田育苗温度高于30 ℃时,揭开薄膜、通风降温;温室大棚种薯出苗至苗高10 cm时温度保持25 ℃~28 ℃。床面保持湿润。

7 采苗

7.1 种苗质量

    苗长20 cm~30 cm,茎粗0.5 cm~0.7 cm,节间长4 cm~5 cm,节数6~8节,叶片肥厚且大小适中,茎上无气生根,茎韧而不易折断,全株无病虫害,百株苗鲜重不低于1 000 g。种苗应符合GB 7413的规定。

7.2 采苗前的管理

    苗龄40 d~45 d,苗长30 cm~35 cm时,揭膜,停止浇水,炼苗2 d~3 d后,及时采苗。

7.3 采苗方法

    采苗时在距离垄面5 cm~10 cm处剪苗,剪口应平滑。剪取的种苗宜每100 株/扎,捆扎好的种苗装入包装箱、周转筐或编织袋,并记录产地、时间、品种等信息。

7.4 采苗后的管理

    采苗后1 d,结合浇水施尿素50 g/m2。并采用覆膜等措施保持25 ℃~28 ℃。20 d~30 d后,采用揭膜、通风等措施进行炼苗,再次采苗。

8 病虫害防治

    甘薯育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附录A。使用的化学农药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附 录 A

(资料性)

甘薯育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甘薯育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甘薯育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种类

防治方法

麦蛾、天蛾

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1%甲维盐乳油1 000倍液或者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

斜纹夜蛾

3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1 500倍液、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喷雾。

蛴螬、金针虫

土壤处理:50%辛硫磷乳油200 g~250 g加水10倍,拌细土25 kg~30 kg,或者2.5%甲基异硫磷颗粒剂2 kg~3 kg拌细土25 kg~30 kg撒地面后翻耕。

毒饵穴施:25%对硫磷微胶囊剂或者35%辛硫磷微胶囊剂150 g~200 g拌谷糠等毒饵5 kg混匀,撒于穴内。

烟粉虱

2.5%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者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叶片背面喷施。

蚜虫

物理防控:挂粘蚜板1个/m2。

化学防治:3%啶虫脒微乳剂1 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者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喷雾。

病毒病

病毒病株应直接拔除销毁,在有病毒病植株的地块,使用链蛋白·寡糖素复配剂加清水稀释1 500倍喷雾。

蔓割病

化学防控:在育苗和大田扦插时,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苗10 min。

疮痂病

化学防控: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在发病初期防治,每667 m2喷兑好的药液35 kg~50 kg,每隔10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