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刘建宏、自治区农业厅副巡视员麦楚均、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泰国沙湾大田中心Pichet博士、广西农科院全体院领导、各兄弟所领导、国家玉米产业体系示范县、广西玉米、甘薯创新团队实验站、以及玉米所的新老职工共700多人参加了活动。

黄开健所长指出,作为全区唯一的旱粮作物研究所,从1963年至2013年建所50年以来,经过几代玉米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创业,玉米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这1400多亩的荒滩野岭上开拓成一方热土。目前,玉米所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实力的省级旱粮研究所,主要从事玉米、甘薯遗传育种、品种资源、栽培技术、病虫害发生机理和防治技术研究。50年来,获国家、自治区以及地厅级奖励等共7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20项,广西优秀科技成果奖11项、厅局级奖20项,获品种权6项,发表论文420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50年来选育出玉米良种75个、大豆良种27个、红薯良种27个。累计推广玉米良种面积850多万公顷、大豆250多万公顷、红薯300多万公顷,增产粮食72.3多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80多亿元。
黄开健所长表示,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在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的今天,我们将通过建立更完善科研平台,继续抓好玉米、甘薯新品种选育工作,抓好玉米、甘薯高产栽培技术和高效轻简栽培技术研究,以人为本,实施人才战略等措施,在各级部门和领导以及兄弟单位的支持帮助下,在全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再创辉煌。
广西农科院党组书记曾东、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刘建宏以及自治区农业厅副巡视员麦楚均分别致辞,对玉米所50年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玉米所职工以及在玉米所工作过的同志表示亲切的慰问,并祝愿玉米所在今后的科研征途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出成果、出人才,为广西的“三农”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曾东书记强调,玉米所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强化科研条件和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广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品种和技术;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深化科企合作,促进科技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贡献率;要不断强化科研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输出更多的专家和人才,为农科事业提供技术支持;要拓宽渠道、丰富手段、延伸方向,更好地服务“三农”。
在会上,还对50年来为玉米所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在玉米所工作服务时间最长的职工进行了表彰。

本次成果展示暨学术报告会旨在展示50年来一辈又一辈的玉米人通过艰苦创业取得的累累硕果,不仅彰显了玉米所在科研领域的历史传承,而且突出了玉米所50年来不断创新的成长轨迹和继往开来的发展势态。
黄艳芬供稿/周锦国供图 黄开健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