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蔗品种:桂果蔗1号
供 体:拔地拉(黑皮果蔗)
特征特性:植株直立,大茎;节间圆筒形;蔗茎腊粉较多;芽近似卵圆形,芽尖超出生长带,芽基陷入叶痕,芽沟明显;节间嫩叶包裹部分为紫红色,见光后变紫黑色;前期生长稍慢;自动脱叶。高感花叶病、梢腐病;抗风力较弱,大风易造成风折茎。
产量和糖分:据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商品蔗亩产量9.8吨,比拔地拉增产17.1%;蔗汁锤度18.6%,与拔地拉持平。
商品性状:桂果蔗1号是从拔地拉自然突变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商品性优于供体:(1)平均节间长度比拔地拉长2厘米左右;短节间少,特短节不到拔地拉的1/10;(2)全株蔗径大小相近;拔地拉上较细下较粗,差异明显;(3)蔗肉入口易断易碎,松软多汁,清甜脆口。
栽培技术要点:
1.种源选择: (1)不从甘蔗花叶病高发区引种;(2)种茎为1-2代健康组培苗种茎;(3)外观无病虫为害症状。
2.蔗地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水稻田或土层深厚、有灌溉设施的坡地种植。
3.整地: 水稻田种植时,开好排灌水沟,降低地下水位,以利根系深扎,可选择开沟或挖穴整地;坡地种植宜进行机械深耕后深沟浅种。
4.下种密度: 亩下种量3500-4000个芽,亩定苗2800-3000株。
5.施肥与培土:(1)按亩产10吨计,亩施N、P、K有效成分为55、30、70公斤;施用过量氮肥易引发梢腐病,须避免过量;(2)施用有机肥可提高品质;(3)培土高度30厘米以上,提高抗倒能力;
6.水分管理: 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 下种后至苗期保持田间持水量70%-75%;拔节期至收获前一个月80%-90%;收获前一个月70%-75%。
7.适时剥叶: 伸长中期开始, 每20天左右剥叶1次,每株甘蔗经常保持绿叶数8-10片。
8.病虫防治: 加强蚜虫、蓟马等防治工作,减少花叶病的传播与感染;高温多雨季节加强梢腐病的防治工作。
9.生长调节剂使用: 为提高商品蔗外观质量,果蔗进入拔节期后,可适当施用中微量元素叶面肥;桂果蔗1号节间长度及均匀度较好,注意赤霉素施用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