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农业科学院建院九十周年之际,院后勤服务中心以保障创建全国一流省级农科院为使命,为我院谋划强院建设“一核两翼五提升”体系化建设提供坚实后盾,书写了一部服务科研、惠及农科人的壮丽史诗。中心队伍以改革为笔、以创新为墨,在保障科研生产、优化职工生活、维护院区稳定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一流强院”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机构改革,构建现代化后勤保障管理体系
2006年至2013年,广西农科院后勤管理工作由行政处、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三大部门协同推进。行政处负责全院基础设施规划、房产管理及物资调配,保卫处负责安保、综合治安、户籍管理等业务,后勤服务中心负责食堂、医疗保障、水电、绿化环卫等服务,工作职能基本全面覆盖。2013年2月,根据自治区编委桂编〔2012〕259号文件精神,广西农科院启动机构改革,将原三个部门整合为后勤管理处,统一行使基建规划、房产管理、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等职能,建立“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的新机制,全院后勤管理效率获得较大提升。
2019年11月,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广西农科院印发《关于成立后勤服务中心和调整后勤管理处职能的通知》(桂农科发〔2019〕56号),成立后勤服务中心,下设总务科、房产科、后勤保障科、保卫科(一科、二科)、水电队,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承担大院物业改革和监督管理、安全保卫等事务。通过“定岗定责”制度,将37项核心工作细化至科室岗位职责,明确物业管理服务标准与考核指标,推动后勤服务向“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转型。后勤保障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高效运转。
二、民生工程点亮职工幸福生活
(一)物业服务改革深化
2022年,后勤服务中心优化部门结构,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岗位责任,稳定队伍的同时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2023年4月,在西乡塘街道办指导下,完成农科院小区业主委员会选举,顺利成立广西农科院小区业主委员会,实现小区自治管理。2024年完成大院物业改革,后勤服务中心岗位优化,合理分流、安置解聘人员,持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同时协助农科院小区业委会开展小区物业选聘和新老物业交接工作,大院办公区和住宅区实现统一的物业管理模式。制定《物业服务考核细则》开展物业服务考评机制,实行监督评分制度,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服务标准和考核监管等方面不断完善。大院全面实现物业化管理后,职工对大院物业服务满意度大幅提升。
(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院职工住房管理服务以改善优化职工居住条件、规范房产资源管理为核心,统筹推进职工住房建设、改造与产权完善,先后建成东高小区、科苑小区、东湖小区三个高层住宅区共18栋2152户,新建及改造住房面积超33.7万㎡,惠及2820户职工家庭。
(三)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攻坚
2022-2023年,抓住自治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机遇,将大板宿舍区、东宿舍区、甘蔗所生活区33栋宿舍楼纳入改造计划,争取政府专项资金452万元。具体实施包括楼顶防水工程,解决因建筑老旧漏水问题,惠及668户居民;同时为185户以惠民工程安装燃气管道入户,每户节省安装费1700元,累计节省31.45万元;在公共区域升级方面,增加了电梯维修基金、添置休闲区域健身设施、座椅等便民设施,提升居住舒适度,大大提升了职工住户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
三、美丽农科院建设,打造生态科研殿堂
(一)园林景观系统建设
近几年来,逐年累计共投入500余万元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建设形成独特的花园式院区景观体系,东湖核心区周边拆除危旧建筑500平方米,完善建成环湖生态湿地。科技示范园种植珍稀植物120种,每年四季观赏人员络绎不绝。樱花园、桃花园等标志性景观让人流连忘返,打造形成“春樱夏荷秋枫冬绿”的景观特色,为职工打造一个四季斑斓、生态悠闲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建设美丽农科大院,阔步迈向全国一流省级强院建设目标。
(二)文明创建与卫生治理
2016-2024年间,积极协同落实南宁市“双创”工作,完成260余项问题整改,环境整治清理化粪池90余处,长效整治占道经营、治理卫生死角;持续开展公益宣传,更新公益广告、增设信息宣传栏,每年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月活动。全院面貌整洁有序、焕然一新,广受职工群众欢迎好评,获得南宁市委市政府等部门的高度好评,曾多次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
四.智慧保障,构建安全节能体系
(一)水电设施升级与节能管理
近20年,累计投入超千万元完善和增容电力设施改造,新增变压器4台,解决电力容量不足瓶颈问题。着力排污管网改造,铺设HDPE双壁波纹管12公里,消除雨污混流隐患。院区路灯升级,更换LED灯具3200套,年均节电30%,获评“自治区节水型单位”。2024年,水电队创新建立“设备日检月检”制度,全年完成配电房巡检1200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大院用水、用电计量准确率100%,提高供电可靠性,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
(二)安防系统建设与应急响应
2014年启动“技防转型”,建成覆盖全院的智能监控网络,建立监控系统,安装高清摄像头200个,实现重点区域(科研楼、实验室、仓库)全覆盖。深化“人防+技防”联动机制,安全高效地完成各项重大活动的安保。2023年以来形成“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防网络,协同辖区公安开展联防联控,有效保障科研、生产的正常运行,为院区和谐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三)消防系统运维管理
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严格抓好消防工作。定期开展全院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按管理规定开展危险化学药品违规存放检查及监督整改、整治电线乱拉乱扯等各类安全隐患,严格执行消防安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建筑消防设施检查。
2021年,针对消防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燃”。对接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农科院消防安全及应急专题培训,并进行“灭火实操”演练,切实提高了职工的消防安全素质。2022年,对旧综合楼消防控制系统损坏、配电箱老化等进行整改。每年例行聘请专业公司对院配电房、变压器、消防系统设施等进行运行维护。不间断举办全院消防安全应急培训,着力提高全院职工及家属的消防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积极营造安全稳定的大院工作生活环境。
五、开拓创新,为科研服务保驾护航
(一)疫情防控与应急保障
2020-2022年疫情期间,后勤服务中心全员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疫情期间,中心班子按照“全动员、早布署、强措施”的工作基调,积极协同各方力量巩固大院防疫措施,确保了大院疫情防控安全有效。后勤服务中心严格执行自治区、南宁市和院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有关要求,接收以及转发落实各级各类防疫文件共105份,周密部署,采取果断措施,迅速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筑牢我院疫情防控堡垒。
(二)职工食堂服务管理
职工食堂自2011年投入使用,面积约300平米,现有就餐座位208个。随着我院不断加大人才引进,职工人数逐年增多,目前日均就餐人数约500人次,职工食堂场地狭小,座位紧张,为进一步提升职工食堂服务保障能力,改善就餐环境,我院今年下半年启动职工食堂升级改造工作,在食堂就餐区和售餐区现有规模向南侧拓展搭建一层活动板房约300平方米,增设约200个就餐座位,扩容后可供约420人同时用餐,充分满足广大职工、来院实习生、联合培养研究生等不同群体的就餐需求,整体提升食堂服务保障能力。
六、围绕一流强院建设接续新篇章
2025年,我院迎来了建院90周年华诞,后勤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一流强院”建设目标,提速、创新、改革。正如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国富2025年新年贺词所言:站在新旧交替的起点上,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紧盯“一核两翼五提升”的强院建设目标,勇于担当作为,用“滴水穿石”的恒心和“久久为功”的韧劲,以实际行动来诠释“奋斗是人生最亮丽的底色”,为强院建设的蓝图增色添彩,做农科事业最坚定的“追梦人”!
站在九十年新起点,我们要让每一株绿植诉说服务温度,让每盏路灯照亮科研征途,用更优质的服务为建设全国一流省级农科院保驾护航。
院后勤服务中心 梁才坚供稿/供图
一审一校: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