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自治区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我院牵头实施的广西“十二五”规划重大专项“粮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进行会议验收。项目首席专家、副院长邓国富研究员,课题主持人、副院长陈彩虹研究员,自治区科技厅农村处蒙福贵处长、韦昌联副调研员,各课题主持人、主要完成人员等120余人参加验收会。
专项于2011年5月启动,总投资7593万元,其中财政专项经费2030万元,下设9大类46个课题,48个单位承担。主要通过开展水稻、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水稻“两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储粮技术研究与示范、粮食主产区土壤主要重金属含量与安全性研究等,以科技创新保障我区粮食安全,为我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技支撑。
经过3年实施,依托专项技术平台开展的
现代农业粮食产业科技示范县建设效果突出,十个粮食产业示范县累计引进项目组选育的桂两优2号、特优582、桂单0810、南校969、桂单0910等水稻、玉米新品种38个,集成高产高效栽培配套生产技术56项,建立试验示范基地38个,示范面积15.22万亩,辐射带动75.14万亩,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既是示范县的模板,也是粮食产业的一大亮点。
水稻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成果丰硕,鉴定出优异水稻种质资源220份,创新出水稻育种中间新材料或品系31份,培育出H12s、丰田1A、桂丰A、62A等不育系4个,育成高产、优质、抗稻瘟病、高配合力的水稻恢复系6个,成功把抗褐飞虱基因Bph14 和Bph15转入恢复系桂99,获得抗虫恢复系。育成特优7571、百优429、兰优2093、丰田优553、Y两优286、特优269、玉香6号等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7个,其中由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籼杂交稻新组合“特优582”通过农业部超级稻认定,成为我区继“桂两优2号”后本土自主育成的新的超级稻品种。
玉米新品种选育步入快车道,创制桂39321、桂兆18421等耐旱、耐密、抗病玉米自交系3个,育成桂单0810、桂糯523、桂单162、桂单0811等玉米新品种4个。其中由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桂单0810耐瘠耐密、结实性好,有望成为广西本土选育的玉米品种领头羊。
水稻“两迁”害虫综合防控有点有面有新药,对20个重点观测点进行实验观测,形成了点面结合、布局科学合理的“两迁”害虫综合防控网络,明确了“两迁”害虫成灾规律、致害性与抗药性的变异动态;稳步推进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制剂研制,成功研制32%阿维•毒死蜱乳油(商品名:第一宽)、3.2%阿维乳油(商品名:金级全铲)等2个水稻稻飞虱专用防治药剂。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初显成效,通过超级稻的高产示范试验和推广,积极探索水稻种植新模式,我院水稻研究所首创了以良种为核心,配套良法为保障,早晚双季种植超级稻品种,实现了水稻年亩产1300公斤以上的“超级稻+超级稻+冬种”的“一年双超三收”种植新模式。该模式得到了袁隆平院士、谢华安院士、中国水稻所程式华所长等国内水稻界权威们的高度首肯。
安全有效储粮技术取得新突破,研制出植物源储粮防护剂1种,实用型农户储粮仓1套;以农户储粮仓和储粮防护剂为核心,集成一套高效防虫霉鼠害的绿色储粮技术,有效降低农户因虫霉鼠害导致的损失,提高农户科学储粮积极性。
专家组充分肯定了专项在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病虫害综合防控、安全储粮技术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认为专项紧紧围绕粮食产业关键技术需求,注重研究的基础性、前沿性和全局性,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稳步推进研究,达到了“出成果、出技术、出人才、出标准、出文章、出效益”的预期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科技处 刘开强供稿/图 车江旅审核
责任编辑:关妮纳